在怀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意外导致胎不稳,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保胎。很多人虽然都很小心,但是意外我们并没有办法完全的杜绝。往往到了医院医生都会告诉我们是“孕酮”偏低需要补上去。那是不是真的把孕酮补上去就万事大吉了呢?
什么是孕酮?
孕酮 又名黄体酮。女性怀孕后,胎盘会分泌一种HCG激素,其作用之一就是刺激黄体分泌孕激素,即黄体酮。孕激素有抑制子宫活动,帮助胎儿安全生长等作用,是维持健康妊娠所必需的。
如果孕妈咪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有可能会引起先兆流产,所以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通过注射和口服黄体酮药物的方式,进行孕酮补给。
黄体酮真的是万能保胎药吗?
首先,要检查孕妈咪是否真的缺乏孕酮,一般都是通过孕酮和HCG联合检查的方法,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的办法来了解。一旦确定的确因为自身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而导致的先兆流产,医生便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孕妈咪酌量使用黄体酮药物。
不过,黄体功能不足难以精确评估,由于孕酮的不稳定性和检查方法不同,经常会出现检查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使用孕酮和HCG联合检查的方法,如果只是孕酮低而HCG正常,多半是检查误差,应该复查或以HCG结果为主。此外,每个人怀孕期间孕激素水平是不一样的,孕酮值低但怀孕正常,又或是孕酮值正常,但仍然流产的情况都很常见。
所以,如果抽血检查孕酮结果数值偏低,但没有发生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情况或存在不良孕产史等问题,其实没有必要进行孕酮检查,更不需要盲目补充黄体酮。
过量使用黄体酮,其实是有危害的。
在国内,对于一些医生来说,黄体酮除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对保胎起到稳定作用之外,也是给孕妈咪心理上最大的镇静剂。不过,如果不是真的缺乏黄体酮,而盲目大量使用进行保胎,反而会给胎儿和孕妈咪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是胚胎异常(唐氏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胚胎),胚胎分泌激素也会不足,这时大剂量使用外源性激素保胎,结果使本应该流产的不良胚胎就会存活下来。同时,还会影响妊娠期的唐氏筛查结果,使原本真的高风险变成假性低风险。
此外,孕早期过量使用黄体酮,对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也会增加,同时还会影响孕妈咪的食欲和体内水的代谢,不利于母胎的健康发育。
小知识:国外医学界不再认为黄体酮可以防治流产
用黄体酮治疗流产,曾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做法,比如美国在1956年,批准商品名为Delalutin的己酸羟孕酮在孕妇中使用,经批准的适应征包括先兆流产。随着医学科研的进步,主流医学界对流产的认识有了变化,于是相应地调整了防治措施,黄体酮不再被认为可以防治流产,美国、日本等国早已把黄体酮从可防流产的药物说明书中删除。Delalutin已在2000年下市,而己酸羟孕酮类药物还在中国作为防治流产的药物出售。
拒绝过度保胎
胚胎本身也是一个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规律,适当保胎是很必要的,但如果是因为胚胎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盲目保下来,就有可能生出一个有缺陷的孩子。
小编提醒:建议每一个育龄女性,都要做好自己、伴侣的健康保护,释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仔细了解家族病史,从备孕前就给胎儿一个优生优育的环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