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坐月子是华人自古以来的一项传统,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月内”,是产后必须的仪式,由于时间大约长达一个月,因此才被称为“坐月子”。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妇科主任陈玉娟表示,坐月子是我们对于母亲的一种尊敬仪式,感谢她冒着生命的危险赋予胎儿生命,也延续了整个大家族。古时候的人们,因为家境不佳,所以营养差、很少有吃肉的机会,妇女在家中也不具地位。而生产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过去都是以自然产为主,能够顺产的机会只有约七成,所以可以把孩子顺利生下来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因此,坐月子是一种促使产妇母以子贵,进入神圣地位的仪式,周边的人在此阶段会甘愿为她付出,除了让妈妈能够好好地休息,与新生儿互动,也用大量且营养的食物好好帮她补一补身体,作为整个家族的一种庆祝仪式。
坐月子的现代意义
1、小家庭、妇女就业比例提升
现代人的营养已不需要太担心,坐月子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妈咪恢复体力的休养时间,以及不需操心公事或其他家庭杂务、能够专心学习与宝宝亲密接触及互动的机会,以利后续回归职场或小家庭生活后能够顺利哺乳及照顾新生儿。
2、平均生育年龄提高
过去妇女的生育年龄较低,产后的复原情况较好,复原速度也较快;而目前台湾社会的平均生育年龄已超过30岁,产后子宫复旧的能力较差,所以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好好休养。
3、平均寿命逐渐延长
现代人平均寿命较长,生完小孩可能还要再活50年,因此产后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会持续更多年,骨质流失的问题影响也更长远,未来老年疾病所造成的问题会更值得重视。例如,以往很强调眼睛的照护,如产后不宜久视、不能做针线手工、也不能哭泣。换成现代的问题,就是3C产品用太多,会造成眼睛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