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产后,新妈妈会再次与“老朋友”打交道,也是月经,由于孕期月经停止,产后再度恢复,这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可有不少,尤其是剖腹产后的新妈妈们一定要看看下面的介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怀孕与分娩的这段时间,女性朋友会暂时与每个月的老朋友——月经说拜拜。分娩后,很多女性朋友对于这位老朋友何时再次驾到充满疑惑,很担心一个不留神,搞得自己遭遇“血染”的风采。更担心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新的麻烦。妇产专家就剖腹产女性最关心的五个和月经有关的话题给出了详尽的解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Q1:剖腹产产后多久来月经?
【专家剖析】由于产妇的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产后月经的来潮时间每个妈妈的情况不一样。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与妈妈的年龄、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卵巢功能的恢复等情况有关。一般最早的在产后4——6周就恢复了,晚的要到宝宝一岁半左右才恢复。
Q2:如何区分剖腹产产后的恶露与月经?
【专家剖析】由于产后排出的恶露也是红色的,这使得很多产妇很难区分这些红色的物质到底是月经还是恶露。通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产道会流出如月经一般的血状分泌物,这种由胎盘着床位置的出血,混着残留在子宫的蜕膜、组织碎片及黏液等分泌物,称为恶露。正常情况下,起初的4—5天,恶露量多且呈红色;产后一星期后,恶露量逐渐减少而变成褐色;第10天以后,颜色变得更淡,慢慢地由黄色转为白色,没有特殊的气味。恶露一般在产后4—6周消失。但有时少量褐色的恶露会持续到产后第1次月经来潮。恶露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如果流血持续两周以上,超过月经量或有血块,阴道流出物呈烂肉样组织或有腐败臭味时,应该及时求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Q3:剖腹产产后不间断阴道出血是月经吗?
【专家剖析】很多女性反映自己剖腹产后的第一次月经来得并不顺畅,总是滴滴答答间歇不停。这是由于产后的第一次月经通常是无排卵的周期,或是因功能不良的黄体诱导而产生的,而且此时卵巢对于性腺激素的剌激仍不太敏感,所以,诸如产后恶露一直滴滴答答流不停、偶尔会有不定期的反复少量出血,或是还在坐月子期间即有类似月经来潮的出血等各种异常现象很常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果确定以前并没有服用会抑制子宫收缩的食物或药物,而且产后出院前的检查并没有发现会引起产后出血问题的情况,可在产后回诊时询问医师。如果在坐月子期间与之后,有经常或大量出血等情形,建议还是要立即就医,接受妇产科医师的诊断及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Q4:生过孩子再来月经就不会再受痛经折磨了吗?
很多女性在怀孕生子前都会被痛经困扰。痛经多半因为子宫内膜异位引起,而每个月的激素周期性刺激都会让子宫内膜增生。由于怀孕期间激素周期性刺激中止,有些女性的异位内膜就此萎缩不再增生,待产后恢复生理周期时,可能发现讨厌的痛经不再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有这种幸运,有些女性生过孩子以后还是会有痛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Q5:剖腹产后闭经怎么办?
【专家剖析】一些产妇在剖腹产后月经迟迟不来,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是产后闭经的情况。产后闭经的情况主要见于长期哺乳和产后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汉氏综合征;另外,体内泌乳激素过高也会抑制排卵而形成无月经。分娩前,孕妇体内的泌乳激素浓度虽然高,但是由于受到雌激素的影响,泌乳激素无法表现其作用。在胎盘娩出之后,泌乳激素的作用因体内雌激素浓度骤减而加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般而言,泌乳激素在生产两周后才会回复到孕前状态。但是在哺乳产妇体内,泌乳激素不但维持在高于孕前的状态,而且还因受到宝宝吸吮的反应而增加。哺乳性无月经的低雌激素甚至可维持180天之久。因此只要有哺乳,新妈妈的月经应该不会太早来。当然,不同人的差异性也很大。另外,部分产妇由于哺乳时间过长,结果导致子宫内膜萎缩性闭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种主要的闭经情况,产生在产后大出血伴休克、严重的产后感染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身上。这些症状可导致闭经,即所谓的汉氏综合征,此症还可累及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基础代谢低及毛发脱落等症状,需经医生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