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育婴网(YUYING.NET.CN)专注育婴和亲子教育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到育儿之家 > 国内报道

年轻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宠物化”了

时间:2014-06-06 12:10:06  来源:童年网  作者: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很多年轻父母拍照“晒娃”。看的多了,难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有些父母把孩子“宠物化”了。事实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确有这种“宠物化”倾向。开心时会和孩子玩一玩逗一逗、温言细语,心情不好时就态度粗暴、拿孩子撒气。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絮叨无效或“婆婆妈妈”令孩子逆反之后,一些“懒得废话”的家长就会诉诸暴力。


  这种将孩子“宠物化”的亲情模式,不是一种健康状态。虽有爱,却是溺爱;虽有教育,却是一种训导甚至指斥。多少年来,不少家长习惯如此,又岂知这会在幼小生命的心里种下不平等相待的种子,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也可以这样对待他人。


  “人人生而平等”,在生命成长过程中,这话更有现实意味。社会生活中,鲜有家长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个孩子不爱挤公交车,细问之下才知道,公交车上大人的胳膊、背包,总会不断碰撞孩子的眼睛或头部;有位家长训斥孩子,责罚她为什么妈妈就在身边却总是喜欢跟陌生人跑。详细了解后才发现,孩子在人丛中无法靠仰视去识别父母、而习惯看家长的裤子颜色来跟从,一旦衣服相似就难免跟错。对于家长来说,只有改变总是站着说话的习惯、弯腰教诲的形象,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用眼神平视交流,一起看世界,才能让孩子从小就获得生命平等的感性认知。


  对生命最好的馈赠,是那种从涉世之初就获得的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平等心理、平等态度、平等方式。这种平等的教育理念,对生命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长大了就会更平等地对待人和事。反之,从小就生活在棍棒、居高临下的训导或者宠物般溺爱中,就很难养成健康的人格,容易变得偏执,甚至容易走极端。在这个意义上说,平等教育不仅是对生命的最丰厚馈赠,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滋养。


  事实上,对儿童进行区别对待,本身就是文化建构和商业开发的产物,需要反思。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儿童的世纪》一书中考证,欧洲一直到17世纪末之前都没有“儿童”的概念,儿童在经历了短暂的婴幼儿期之后迅速进入成人社会。直到学校教育普及,儿童才被成人社会隔离出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在中国,“小大人”早当家,曾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的标志。需要被“额外照顾”的儿童,哪怕在同龄人中也常遭鄙视。今天,未成年人作为法律主体受到诸种限制,法律规定了家长、学校等主体的监护、教育责任,这恰恰是从平等保护而非管制出发。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对于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来说,的确更需要面对家庭教育中的平等理念这个大课题。


  在生命的最初世界里,风是有颜色的,植物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世界像一出充满奇迹的魔术,而幕布还没有揭开。对孩子,我们不能从小就以不平等的教育方式扼杀生命的趣味,应当从生命问世的那一天起,就把平等馈赠给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看世界,不妨从蹲下来和他们平等交流开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中国—阿根廷建交5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您云端相约
中国—阿根廷建交50周
《音乐先锋榜》首次发布音乐数字藏品
《音乐先锋榜》首次发
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用音乐为盛会添彩
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摹情弥真 动人弥易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媒体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 2013-2015 YUYING.NET.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看到妈妈网]版权所有
客服信箱:445916843@QQ.com 广告与媒体合作:010-56123810
备案信息:冀ICP备12003178号-6
孕育之家 时尚中国网 新潮流时尚网 妈妈中国网 孕育妈妈网 中国妈妈网 大兴在线商业 片类艺术网 凤凰出国 UU游戏 时尚女性网 努力留学网 网贷知道 中国女性网 拖挂房车 Bitcoin Price btc 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