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街产子、公车上产子、飞机上产子、厕所产子……这些新闻并不陌生,虽然一般都是在群众的热心帮助下,能够母子平安,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虽然有时候预产期并不是那么准确,宝宝可能会提前或者推迟到来,但如果准妈妈们如果掌握了一些临产征兆,事先准备好并做好相应的安排,就能避免这样危险的事情发生。

近日,四川古蔺一名孕妇当街产子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时环境恶劣,气温不足10度,所幸的是附近的群众自发围起人墙,帮助这名孕妇分娩,保住了胎儿,母子平安。其实,虽然预产期不是100%准确,但也可以做个参考,预产期前后准妈妈都要非常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因为分娩前,你的身体会给你一些相关的信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临产征兆,只要掌握了这些分娩信号,就可以大大减小不必要的分娩风险。那么,临产征兆有哪些呢?

临产征兆一:子宫底下降——尿频
子宫底下降是孕妈妈临产前约两周的分娩信号灯。这时由于胎宝宝的头部开始往盆底下沉,子宫底下降,使孕妈妈的上腹部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呼吸也因为免受压迫而变得比以前舒畅,胃部被顶住受压的感觉明显减弱,胃口随之变好,食量因此有所增加。
此时子宫底下降只是分娩前的信号,并不是代表分娩的真正开始,孕妈妈不必过于紧张,也无需过急入院待产。准妈妈只需要好好吃饭,保持愉悦心情,一周后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即可。
同时由于子宫底下降,分娩时即将先露出的部分,已经降到骨盆入口处,因此出现下腹部坠胀,并且出现压迫膀胱的现象。这时你会感到腰酸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现尿频。

临产征兆二:见红——无需着急 等待阵痛
妊娠期间,粘稠的、带有血迹的粘液栓子会诸塞子宫颈,当分娩临近,子宫收缩扩张,宝宝的头开始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就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粘液栓子脱落和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们俗称的见红。见红的颜色一般为茶褐色、粉红色、鲜红色。出血量一般比月经的出血量少。
见红大多在分娩临近,阵痛发生前24小时出现。但个体是有差异的,也有孕妇在分娩1周前或更早就出现见红的情况。因此一旦见红了,也无需着急,可耐心等待,直到腹部或者背部出现规律性的疼痛时再打电话给医院或者是助产士。

临产征兆三:规律性的宫缩——10分钟一次可入院待产
虽然孕晚期也会经常发生宫缩,但都是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一旦宫缩出现了规律性时,别忘了记录其时间,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
如果宫缩不规律或是形成规律但间隔很长,说明离分娩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家休息,等阵痛达到至少10分钟一次的时候再入院待产。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要是宫缩发生的特别频繁(每分钟1次),或者非常疼痛,就预示着即将分娩,这个时候应该即刻打电话给医院或者由家人送往医院,切不可独自前往。

临产征兆四:破羊水——平躺立刻送往医院
随着分娩过程的推进,临近分娩的数小时或生产前,孕妈妈会出现“破羊水”的现象,表现为淡黄色液体呈喷射状或滴流状从阴道流出,让孕妈妈感觉像在尿尿,这时可以用卫生巾来防漏,也便于查看流出物颜色是否正常来帮助判断分娩进程。一般情况下,破水后孕妈妈很快就要开始分娩了。一旦发生破羊水,不管在什么场合,准妈妈应该立刻平躺,以防止羊水流出。因为一旦羊水流失殆尽,而宝宝还没生出来,宝宝就会非常危险。
因此,一旦破了羊水,孕妈妈应该第一时间保持平卧姿势,由家人迅速送往医院待产,或者在联系不上家人的情况下,拨打120求助。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准备生产,预防感染的发生甚至将宝宝产在院外。

临产征兆五:便意感——产妇主观意识比临床判断还准确
肛门不自主的想用力,有排便的感觉。对于经产妇这是很重要的征兆,因为经产妇的子宫颈在平常时已有稍许的扩张(因为被前胎撑开过),所以当明显阵痛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迅速,此时应深呼吸哈气,不要用力,尽速到医院。住院的时机需要经过医师审慎的评估,而这是对临床医师在专业上和经验上的一项考验。临床上的评估依据是综合内诊的发现,胎儿监测器上的显示数据,和产妇的主观意识。内诊主要是评估子宫颈扩张的程度,子宫颈的长度及厚度,胎位,胎头的位置(是否有下降)和是否有破水。胎儿监测器主要是记录胎儿心搏的变化和子宫收缩的频率以及压力。经产妇的主观意识是她对于子宫收缩的忍受度和便意感。曾经有过案例,经产妇的主观意识比临床判断还准确,产妇虽然只觉得腰酸但是有强烈的便意感,在医师还未来得及评估前,产妇就先告诉你她要生了。

临产征兆六:胎动渐渐变得迟缓——减少50%以上
怀孕后期因为胎儿成长迅速,羊水减少,胎儿可以活动的空间相对的减少了,所以胎动也会明显的减少了。胎动的次数多少算是安全呢?其实目前尚无定论,因为胎动的次数因人而异,而且每个母亲的主观感受也不同。研究显示,平均每日要花上2.7个小时才会感受到10次的胎动。因此就有专家提议,只要在2个小时内有感受到10次的胎动,就可以放宽心。或是每天固定一个时段数1个小时,如果胎动次数都在平均值内就可以放心。反之如果胎动的次数明显减少50%以上,应速就医诊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