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一般发生在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或吃干硬食物之后。胎儿打嗝一般发生在孕晚期28周左右开始,此时胎儿为锻炼肺部的呼吸,会不断的吞食羊水,就跟大人吃东西一样,让肺泡在羊水里不断的长大。

在胎儿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分隔线——膈肌,它是跟帽子一样的厚厚的肌肉膜。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当大脑接收到打嗝的刺激后,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即出现打嗝。
胎儿打嗝正常不正常呢?
医生介绍说:胎儿打嗝其实就跟我们大人呼吸一样,是正常现象。胎儿打嗝是因为胎儿的肺部还没发育好,为练习肺部的呼吸,而不停断的吞食羊水,以便出生后正常的呼吸。也就是说,胎儿打嗝是一种提升肺部呼吸能力的方式,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当胎宝宝出现打嗝现象时,轻轻地抚摸他,过几分钟就好了。
胎儿打嗝是不是跟妈妈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呢?
很多准妈妈以为,胎宝宝打嗝是因为妈妈吃的太多了,或是宝宝缺氧了;也有人说这跟妈妈的生活习惯有关。关于胎儿打嗝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妈妈吃得太饱了,因为胎儿打嗝有时发生在半夜,有时发生在早晨,即不存在所谓吃太饱让胎儿打嗝。另外,这跟准妈妈的生活习惯也是没关系的,胎儿打嗝是其成长经历的一个过程。
妈妈们如何判断是胎宝宝在打嗝?
胎儿打嗝表现为孕妇的腹壁出现阵发性、规律性跳动,类似心跳,准妈妈可用手摸到跳动的地方,其跟胎动是不一样的哦。胎儿打嗝出现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5-30次,每次持续3-15分钟,每天出现3-5次不等。
通过观察宝宝打嗝的位置 可以判断胎位的变化
准妈妈还可以通过观察胎儿打嗝跳动的地方,实行自我监测胎位的变化。若胎位为头位时,孕妇腹壁出现跳动的部位大致在左、右下腹;如果发现跳动的位置明显上升,则提示胎儿已经转成异常胎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尽快矫正。若发现跳动部位明显下降,有可能是胎位已经转成正常,没有必要继续矫正胎位或进行治疗了。
需要指出的是,因胎儿及孕妇存在着个体差异,孕妇腹壁的跳动部位也有一定的相对性,根据胎儿打嗝并不能描述得那么具体、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