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称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高,故属高危妊娠。为改善妊娠结局,除早期确诊外,应加强孕期保健并重视分娩期处理。另外,有些女性服用一些促排卵的药物,能多排出卵子,从而提高怀上双胞胎的概率。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是药三分毒”,不恰当的服用促排卵药物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反应,甚至有癌症的风险,从而得不偿失。

曾有媒体报道,在晋城市泽州县北翼城镇有一个“盛产”双胞胎的大家庭,这一家十代人当中就出了十对双胞胎,而且全部都是直系亲属。

在人类社会中,单胞胎是普遍现象,双胞胎毕竟是少数。但很多人都希望能有机会怀上双胞胎,渴望双倍的惊喜,甚至有人通过服用药物来提高怀上双胞胎的概率。那么,双胞胎是怎样形成的?怀上双胞胎就真的好么?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单胞胎是人类正常生育的生理现象,怀上双胞胎必然会增加母子的负担。

一、多胎妊娠的病因
遗传因素:
多胎妊娠有家庭性倾向,凡夫妇一方家庭中有分娩多胎者,多胎的发生率增加。单卵双胎与遗传无关。双卵双胎有明显遗传史,若妇女本身为双卵双胎之一,分娩双胎的概率比丈夫为双卵双胎之一者更高,提示母亲的基因型影响较父亲大。

年龄及产次:
年龄对单卵双胎发生率的影响不明显。Hauser等发现单卵双胎发生率在20岁以下妇女为3‰,>40岁者为4.5‰。双卵双胎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升高,在15~19岁年龄组仅2.5‰,而30~34岁组上升至11.5‰。产次增加,双胎发生率也增加,Chai等(1988)报道初产妇为21.3‰,多产妇为26‰。

内源性促性腺激素:
自发性双卵双胎的发生与体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高有关。Mastin等(1984)发现分娩双胎的妇女,其卵泡期早期血FSH水平明显高于分娩单胎者。妇女停服避孕药后1个月受孕,发生双卵双胎的比率升高,可能是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导致多个始基卵泡发育成熟的结果。
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多胎妊娠是药物诱发排卵的主要并发症。与个体反应差异、剂量过大有关。应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以致多发性排卵,发生双胎的机会将增加20%~40%。

二、服用促排卵药物怀上双胞胎有无害处?
刘平说,促排卵药主要被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在做试管婴儿时,也会让母亲使用促排卵药物,以获得更多的卵子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如果没有医生指导,只是自己服用些促排卵药物,怀上双胞胎的概率并不大。
而且,过多的服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卵巢过度刺激、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癌症,对母亲、对胎儿都有一定的风险。

三、怀上双胞胎会对母子有何影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平介绍,单胞胎是人类正常生育的生理现象。所以,怀上双胞胎必然会增加母亲的负担,其孕期常见病、妊娠并发症及产褥疾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可明显高于一般妊娠。
妊娠晚期易发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发生这些疾病后,轻则影响母胎健康,重则危及母胎生命安全。
怀双胎时,一个人摄入的营养物质要满足两个胎儿的需要,孕妇很容易发生贫血,造成胎儿发育不良。

两个胎儿同时在子宫内发育成长,会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难以拉长到适应双胎过大生长的程度,早产较为常见,而早产的孩子一般体质都比较差。
双胎的子宫增大比单胎要迅速和明显,特别是在孕24周以后,尤为迅速。在孕晚期很容易产生心慌、呼吸不畅、下肢浮肿及静脉曲张等压迫症状。
临产期容易发生子宫收缩无力而滞产,也可因胎盘早期剥离发生产前出血等症,还可因子宫过度伸长,胎盘过大,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而引起产后大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