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的程度是以两膝的间距大小为依据,间距越大,O型腿程度越重,矫正的难度也就越大。判断O型腿的标准为: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若大腿、膝、小腿、内踝之间的距离超过2厘米(约1指),或膝关节可以相触,但其下方小腿内侧上方出现明显弧形凹陷者。O型腿患者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症状:

1、O型腿患者大小腿都是骨骼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就会导致下肢外轮廓线更加外移,显得胯宽,小腿特别弯。
2、O型腿患者因大腿曲线的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3、O型腿患者由于身体重量过多,且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因此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4、O型腿患者由于膝关节下面的小腿向外突起比较多,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
5、O型腿患者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原本到膝关节应该内收的弧线消失,或者成为向外膨胀的曲线,视觉上缺乏那种玲珑之美。
6、O型腿患者因肌肉分布不匀称,显得大小腿都很弯,这样腿就失去了笔直曲线,整个人也少了几分挺拔。
其实,O型腿也是有预防方法的。如果人们不重视O型腿,那样只会让它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先要知道O型腿的预防方法,才能将此付诸实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预防O型腿的方法有哪些呢?

O型腿的预防有:
1、靠膝:并足自然直立,检查两膝处能否相贴,如不能相贴,收缩腿部肌肉使之相贴。这种方法预防O型腿比较有效。
2、压膝:直腿向侧方伸出,以脚掌内侧着地,另一腿微屈支撑体重,与受压腿同侧手压膝关节外缘向内下若干次(不少于十六次),两腿交替进行。这也属于O型腿的预防措施。
3、活膝: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抬起,膝关节放松,抖动小腿不少于十六次。这也是O型腿的预防方法之一。
以上几种方法就是对预防O型腿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