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为什么要尽量"自己生"?
不少新手妈妈完全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却因为怕痛而选择剖宫产。事实上,剖宫产不仅对妈妈伤害大(产后恢复慢,易患并发症等),更多可能对宝宝造成隐形伤害--例如剖宫产宝宝比顺产宝宝更易罹患湿肺、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这些小宝宝也更容易过敏,感统失调,平衡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权威机构,都提倡孕妈妈自己生产。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包括疼痛在内的生理反应,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就是有益的,合理的;滥用手术或药物镇痛,无疑有违这一自然法则。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爱母行动,口号就是"减少干预,回归自然",明确规定"除有医学指征之外,对产妇不使用药物镇痛和手术",即所谓剖宫产手术分娩和注射药物的无痛分娩,只是适合妊高症、心脏病、甲亢、骨盆狭窄、胎位不正以及严重产痛等产妇的一种选择性、补救性手术。
如何配合医生减少剖宫产?
准妈妈们要树立自己能生的信心,对分娩阵痛要正确理解和对待,不要惧怕。
孕期尽量参加孕妇学校,经培训做好拉梅兹呼吸法及分娩运动,可减少疼痛,便于有效用力。
孕期控制好体重增长,从而达到控制胎儿大小,因为体重增长过多,胎儿会过大,且产道脂肪壁也会增厚,对分娩不利。
对分娩的风险不要过分担忧,因为过分担忧也会影响子宫收缩,反而会造成产程长,胎儿缺氧等。
分娩过程中不要急躁,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不要因产程进展缓慢而急于选择剖宫产,因为医生会掌握产程进展。
待产时,只要情况允许,产妇应多走动或直立,采取母体舒适的体位,既可以缓解不适,又能增加胎儿氧气供应。
总之,只要调整好心态和身体,绝大多数妈妈都能通过自己努力生下健康宝宝。
PART2如果不得已选择了"剖"?
剖宫产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但如果缺乏自然分娩的条件,孩子通过剖宫产来到人世,也不必过分担忧,宝宝同样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只是较之自然分娩,剖宫产的宝宝需要更多照料与心思,绝非"一劳永逸"。
感统失调:剖宫产宝宝的隐形"敌人"
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当剖宫产宝宝出现这些状况,父母可能会责怪孩子脾气不好、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却不明白这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感统失调。
经剖宫产产下的宝宝,因为失去了自然分娩的阵痛带来的第一次身体"按摩",因此,成长过程中,平衡能力、注意力以及方位感等都会较差,感统失调等问题发生的几率较高。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新手爸妈应从小加强对孩子触觉和本体感(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如对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等)的训练,帮助孩子提高协调、平衡能力。
训练平衡能力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3个月,要经常并且适度地抱着宝宝轻轻摇晃,让宝宝的大脑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锻炼;孩子婴儿时期多爬行,爬行可促进宝宝身体及脑部发育,能锻炼孩子眼、四肢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孩子多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平衡游戏。
提高协调能力
可根据孩子年龄、能力等特点,带着宝宝做不同的游戏,例如搭积木,练习穿珠子,捏橡皮泥等,以增加手部的稳定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加强触觉感受
时常拥抱宝宝,坚持为小宝宝做抚触按摩;为孩子洗澡,洗完澡后用比较粗糙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和孩子玩一切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
过敏高发:剖宫产宝宝更需提防过敏
剖宫产宝宝因为未通过母亲产道挤压,不仅免疫功能弱,神经和呼吸系统也会受影响,过敏性疾病增加。
妈妈产道的细菌是胎儿免疫系统的"老师",婴儿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产道及分娩环境的细菌,建立起"健康"的肠道菌群,并发育成完善的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但剖宫产婴儿却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肠道菌群仅为自然分娩婴儿的1/2。妇产科专家指出,这可能是剖宫产婴儿易患感染、过敏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临床研究显示,剖宫产儿罹患过敏的风险大幅增加,如对于无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儿,其过敏风险增加23%,而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宝宝,过敏风险将增加3倍。
母乳喂养最安全
要为剖宫产宝宝树立起一道防过敏的屏障,首要的就是母乳喂养。母乳绝非简单的脂肪、蛋白质、碳化物、维生素等营养素相加,在母乳中还含有1/5-1/4的营养素不是传统的营养素,而是抗体、酶,能帮助宝宝健康发育,并树立自己的免疫系统,被称之为"nutritionbeyondnutrition",营养之上的营养。
低敏奶粉慎重选
如果妈妈们因为母乳不足需要为宝宝添加奶粉,那么剖宫产宝宝的首选应为适度水解配方奶粉。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并去除部分过敏原片段,从而可以减少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
适度水解配方奶粉的最早生产者是雀巢,1987年,雀巢即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适度水解蛋白奶粉"超级能恩"。经过26年防过敏的持续研究,超级能恩已得到全球相关权威机构和三千万家庭的认可,其卓越的过敏预防效果已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德国营养干预研究(GINI)的权威核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