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9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帅才 刘良恒)近年来,因使用假药导致的用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记者从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获悉,近期药监部门捣毁一个销售假劣药品、保健食品窝点,收缴假劣产品1万余瓶(盒),其中五成是婴幼儿常用的“保健食品”。销售记录显示部分产品流向了长沙周边地区的县乡镇卫生院和郊区药房。药监部门将对查获的假劣药品等将予以销毁,并将流入市场的假劣产品予以追回销毁。
据介绍,长沙市食药监局接到举报,称在新兴社区两栋居民楼内发现大量假劣药品。食药监执法人员当即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发现该居民楼10多间房间内,堆满了标有“钙加锌口服液”、“果味维C加锌咀嚼片”名称等的“药品”,现场还有一台打码机,犯罪嫌疑人用其为这些“药品”打印虚假生产日期。
据初步查明,9月,涉案嫌疑人刘某某赁了两栋居民楼,用来存放从地下黑窝点批发的假劣药品,自行标码后伪装成正规药品售出,并根据卖出时间打印生产日期。销售记录显示,这些产品全部流向了长沙周边地区的县乡镇卫生院和郊区药房。执法人员将仓库内所有的假劣产品全部扣押带回。
专家指出,目前,食品、保健品等非药品审批简单、品种多、更新快,而且宣传销售方式灵活,消费者保护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还不够强,少数人存在“糊涂”消费的现象。由于这些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甚至非法添加淘汰药、过期药和精神类药物,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往往耽误治疗时机,还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湖南省药监部门提醒,目前,假药除了通过直销、邮购、网络销售外,还通过博览会、展销会、健康讲座等形式推销,往往标榜“高科技成果”、“最新生物技术”、“祖传秘方”,号称“速效”、“根治”。消费者在购药时要查看药准字号,有病要凭医师处方到正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