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纪联华市府大道店,工作人员正在奶粉专区整理货架
5月16日,媒体刊登了《细心奶爸工商局鉴定“洋奶粉”》一文,工商发现母婴店奶粉藏猫腻,不少“洋奶粉”从非正规渠道进口。这则报道,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奶爸奶妈们。他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自家喝的“洋奶粉”是不是正规渠道进货的?
“洋奶粉”准入门槛提高
“美素丽儿”奶粉改标掺假事件、新西兰奶粉二聚氰胺事件……备受家长们“宠爱”的洋奶粉屡曝问题。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要求。
“洋奶粉”进入中国市场,有何门槛?按照新规,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可入境。进口乳品商要向公众公布乳品种类、产地、品牌等信息,记录进口乳品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等,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此外,《新规》增加了产品可追溯,尤其是对奶源的要求,这次新版管理规定出台后,有助于国内奶粉可追溯到国外。
市区暂未发现缺标“洋奶粉”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大型超市、母婴用品店发现,市面上流通的“洋奶粉”种类较多,惠氏、美素丽儿、合生元、每日经典名作、雅培、明治等等。
记者在一家婴缘坊看到,该店奶粉区的货架上摆放着多种品牌奶粉,记者粗略计算,仅进口奶粉就有近10种,分别来自荷兰、新西兰、法国等国家。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并未发现缺标“洋奶粉”。欧尚超市东海大道店、婴莱邦、玩皮坊等店进口奶粉的包装上都有清晰中文标签,一些全英文进口奶粉,也都贴上了“中文说明书”。
“店内的进口品牌奶粉都通过国内代理商进货。”婴缘坊经理蒋巧敏说,“我们店销售的进口奶粉都有国内代理商,如果这种奶粉在台州没有代理商的话,我们一般会找省代理商。”
世纪联华超市情况类似,值班经理周欠树说,该店的奶粉是由总公司采购部统一配货,然后分到200多个门店进行销售。“我们店并不负责采购,但奶粉的进货渠道肯定正规。”
中文标签信息不全应谨慎购买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有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单位共1935家。市工商局食品流通建管处处长陈康介绍,从2011年开始,工商部门会定期抽检婴幼儿奶粉,抽检合格率为100%。“按照奶粉生产厂家执行的行业、企业等标准,对奶粉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检测。”
市民在购买“洋奶粉”时应该注意什么?陈康建议,除了到证照齐全的正规乳制品销售单位购买外,市民还应留心洋奶粉是否具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
陈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标签的主要功能是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陈康说,“洋奶粉”上的标签必须完整。“市民如果发现进口奶粉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信息不全,应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