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报道,去年9月挂牌的儿童消费品零售商博士蛙(01698),今年中期盈利仅升12%,令市场大跌眼镜,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锺政用解释,这是一份可持续及稳健发展的业绩,公司针对中国婴幼童行业,以“四网融合”的方法发展,预期未来数年公司收入可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所谓的“四网融合”,锺政用解释,“四网融合即是物联网、会员网、店网及移动互联网,以店为四网整合的模型来发展,将令业务愈做愈扎实,每间店都有会员支撑,再以互联网的方法跟它整合,提供具性价比的商品。这个投资整合将成为新的业务模式,有助店的稳定性及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主要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有效会员逾8万 较去年底增50% 至于会员数目,目前仍在不断扩大,他表示,截至8月底,有效会员(每月定期来购物的会员)数目多达8万至10万人,较去年底提升约50%,至于不定期购物的会员数目则达20万人。至于消费的平均金额难说,因有多有少。惟消费会愈来愈高档,公司强调的是性价比,光靠便宜,并非其引导的消费。 他指出,“一个孩子出生,一年消费需要23,000元(人民币·下同),其中12,000元用于纸尿布及奶粉上,3,000元用于服装,如宝宝内衣等,其余还有婴儿的床上用品、推车,以及其他用品如奶嘴、奶瓶等,由于孕妇刚产子很多事情不懂,很陌生,而我们是宝贝生活的专家,就宝宝3,000多种商品给她们消费指引,培养她们的消费习惯,结合网络、微博给她们,以及电子商务的网上购物,这将令我们门店很扎实。” 上海年诞10多万人 明年便是龙年,传统上,家长望子成龙,倾向拣龙年产子,他指出,“中国的出生率不要怀疑,肯定会愈来愈高,儿童的消费总量将愈来愈大,中国每年的出生率将保持在2,000万人左右,而上海每年出生就有10多万人,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是公司的重点发展区域。” 另外,今年公司将于全国组建十大公司,包括浙江、北京、渖阳,江苏等,以便透过分公司发展市场。他指出,中国婴幼童市场非常巨大,若单体发展,竞争会相当大,故公司以创新的理念及业务模式,具很大优势。 公司未来最关注如何整合消费群最关心的四大板块,包括教育、医疗、娱乐及消费,作综合性整合,给予每个会员其服务,而教育、医疗、娱乐这三个板块都是为消费而服务。以医疗为例,公司成立了孕妇俱乐部及产妇俱乐部,这两者都可培养未来可能的消费行为及潜在客户。早教这一块也是公司想要发展的。 锺政用表示,今年上半年同店增长平均最高达25%左右,有的店还能达30%,成熟的店甚至涨至40%,这都是在预期之内。 加速开店步伐 公司中期零售店数目,由去年底的1,555间,增加至1,724间,其中百货专柜达1,626个、街铺38间、博士蛙365生活馆44间、主力店16间。公司首席运营官陈丽萍指出,下半年百货店专柜计划增加650个、主力店增加7间、365生活馆增加27间、街铺增加26间。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晓庆表示,下半年的资本开支约1亿至2亿元人民币,下半年营业面积的增长较上半年增加3至4倍,投入资金的增幅亦相若。 陈丽萍表示,中期有40%店为自营,60%为经销商店,下半年将作战略上的调整,自营店将增至50%。公司合共有100多个第三方经销商。 拟撤出证券投资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晓庆表示,“公司4.76亿元的证券投资是为了对冲汇率风险,投资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投资产品,如债券基金等,主要为了获取比银行利息更高的收入,来对冲外汇风险。公司集资所得为港元,由于内地有外汇管制,去年上市至8月底,已申请了1.8亿美元(约14.04亿港元)的增资回内地,目前还陆陆续续在申请,惟在这一年内港元汇价跌得很厉害。” 张晓庆指出,“证券投资主要投资于BB级以上的债券基金,非欧美基金,有一些为香港公司债[128.150.21%]券,也有邓普顿债券,亦有跟人民币挂钩债券,希望把汇率风险降到最低。中期已出售的2.93亿元的可供出售投资,亦是相关产品,计划于今年内把余下的证券投资全部卖掉,因为这些产品根本不足以抵销港元兑人民币的风险,因此下半年将把这些外币换成人民币,存放在香港。” 【点评】净现金占市值59% 博士蛙8月29日中期业绩一曝光,股价便被狂洗,一个多月下来,股价较业绩公布前收市价2.82元,最多大跌58%,较挂牌后翌日创下的7.76元高位,大跌85%。 业绩甫出,交银国际翌日即发研究报告把博士蛙的评级调低至沽售,目标价下调至1.87元,上周更进一步下调至1元。报告指,博士蛙中期盈利仅上升12%,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68%,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速较预期慢,仅47%,加上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上升1.6倍,担心公司的执行风险上升及利润率受挤压。 公司去年招股集资净额(计及超额配股)达26.89亿元,6月底银行结余及现金有8.8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底的16.9亿元减少48%,主要由于证券投资急增14倍,至4.76亿元,假设这些投资能够以6月底公允值套现离场(惟价格可升亦可跌),即公司现金合共13.58亿元(约16.56亿港元),加上零借贷,以公司目前28亿元市值计,未计其他资产,净现金占市值高逾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