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市场正成为万亿级“富矿带”。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婴童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内儿童消费品行业首个在港上市企业--博士蛙集团董事局主席钟政用说,国内婴童用品消费增长迅猛。但和所有高速增长的市场一样,国内婴童行业乱象丛生。 “从2008年开始,中国进入新一轮人口高峰,预计这次人口生育高峰将持续10年。”钟政用说,中国的最高出生率将在2016年出现,2028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届时中国将迎来第五次婴儿潮。据统计,国内婴童市场容量将快速增至3000亿元,中国婴童产业将迎来约20年的"牛市"。 来自婴童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婴童用品市场整体规模在今年已达1.15万亿元。按照近几年15%的年增长速度,到2015年,这一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2万亿元。 尽管市场规模惊人,但国内婴童行业却和规范两字无关。"从竞争格局上看,中国婴童市场仍然处于'战国'时代,行业集中度不高。"钟政用分析,国内婴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市场:两头的生产制造端和市场需求端规模都很大,但是中间零售渠道却相对弱小,另外还缺乏一站式购物终端渠道。 “现在博士蛙主要销售收入来自百货专柜,这有一定的局限性。”钟政用称。该公司公告显示,去年9月挂牌的儿童消费品零售商博士蛙,今年中期盈利仅升12%,令市场大跌眼镜。钟政用对此解释称,公司正希望打通各类渠道来稳住公司的市场地位,并实现未来数年公司收入可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预期。 钟政用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渠道为王的市场,谁能掌控销售渠道,谁就能掌控市场。国内婴童市场正进入全面竞争阶段。据他介绍,目前国内婴童市场的渠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现代通路渠道(主要包括大型卖场、量贩、超市、便利店等)。第二类是婴童专业渠道,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综合连锁、连锁客户、网络及目录、实体连锁店等不同的业态。第三类,线上婴童店(B2C)。 但这三类渠道模式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如专业化程度较差和服务缺失等,专卖店才是婴童行业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