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雅培奶粉也8折促销吗?”昨天,在小十字北京华联,黄女士听闻超市今晚6点起要做三个小时的打折促销活动,专程赶到销售柜台向促销人员询问。她向记者感慨道:“一年涨了三次了,同样的奶粉比去年要贵三四十元,真让人承受不了。” 一位进口迈高奶粉的促销员坦言:12月开始,大多进口奶粉都提价了。一些高端品牌900克每罐进口奶粉售价已突破400元。 进口奶粉提价约10% 在北京华联的奶粉专柜上,进口奶粉的平均售价都在330元左右。1罐惠氏1.6千克装的奶粉已涨至431元,一罐声称丹麦进口的“菁智”雅培系列产品,1段售价达468元。记者在娃娃国的奶粉销售区看到,惠氏“启赋”1段奶粉也卖到了400多元,而此前这款奶粉的售价仅380元左右。 “我们在澳洲自己的农场,能保证稳定安全的奶源。”在记者问到奶粉为何贵时,销售人员都向记者解释进口奶源的产地,并且介绍国外奶粉检疫标准严格,大谈奶粉罐上的专业词汇。 同时,记者也从惠氏证实了奶粉涨价的消息。该公司称,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高端奶粉在营养素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导致成本上涨,因此涨价势在必行。 正新街一位奶粉批发商表示,雀巢、雅培、惠氏等一些高端品牌的进口奶粉大多提价5%至10%不等。 “洋奶粉”涨价理由站不住脚 上述批发商告诉记者,此轮洋奶粉涨价,大多奶粉经销商都称配方升级,导致成本上涨。还有一些品牌更是借机推出高端产品,大提售价,“尽管售价一提再提,许多消费者还是咬牙接受。” “其实从8月份开始,国际奶源的价格一直下挫,现在每吨奶粉的进口价格在2.8万元以下。”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配方变动带来对每罐成本的影响不会很大,进口奶粉提价的理由站不住脚,奶粉的新国标没有很大的变动。他指出,“洋奶粉”频频涨价背后是抓住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依靠国产奶粉的不景气来提价。 记者在查阅信息时发现,根据广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广东省进口奶粉6.8万吨,同比增加18.8%,进口平均价格每吨为2.43万元。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后续添加的营养成分的成本下粗略折算,每900克进口奶粉的均价只要21.8元。 “我们一直都听说国外奶粉很安全。”黄女士表示,不敢随便给孩子更换奶粉品牌,国产奶粉更是不敢考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只能考虑买更贵的奶粉,寄希望于不会出现国产奶粉频频出现的问题。 关于奶粉那点事 6个月换了7个牌子奶粉 一罐奶粉难倒英雄汉 本报记者 乔怡 黄海 “一罐奶粉,也难倒英雄汉呀。”初为人父的杨建说自己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给6个月大的孩子选择奶粉。 昨天,杨建向自己周围的朋友们求助,急需要找一位能从荷兰邮寄奶粉的朋友。因为他的孩子习惯上吃荷兰牛栏的奶粉。 6个月前,杨建还未尝尽夫为人父的喜悦,便早早地进入了养儿的忧虑中。由于杨建的妻子黄丹母乳不够,所以他们孩子1个月起就开始吃配方奶。 “早在孩子出生前,我们选择了澳优奶粉。”杨建说,结果1个多月的孩子并不“买账”,吃了几天,就开始出现大便干结等症状,又试了几天,发现孩子的大便仍然不太好。于是杨建在日本的表哥就主动请缨,承担起在日本购买奶粉的任务。 杨建一家商量了许久,最后决定给孩子选择固力果奶粉,每罐约240元。 孩子吃得倒是挺好,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杨建表哥告诉他,日本地震后,核辐射可能会影响奶粉质量,杨建夫妇又决定给孩子换奶粉品牌。 杨建对此一直称自己很幸运,邮寄的奶粉从未被海关抽查过。 经过慎重的挑选后,基于最贴近母乳的考虑,杨建选择了新西兰Karicare品牌的羊奶粉。正好杨建同事的小孩喝这个品牌的奶粉,于是他花了245元,和同事一起网购了一次这种奶粉。 结果小孩对Karicare的羊奶并不感兴趣,难得喝上两口,更谈不上替代。这可急坏了杨建夫妇,在朋友的建议下,处于对中国人口感的考虑,他们给孩子换了一个国产品牌的奶粉。孩子这回倒是喝得不错,但是一直拉肚子。 在短期的尝试后,杨建只得放弃。 这时他打听到一位朋友亲戚孩子在英国留学,于是在杨建的请求下,正值留学英国的朋友的孩子回国时,给杨建带回了一罐英国奶粉。“这次没有邮费,一罐才花了160元。” 可是杨建的小孩依然不买账,英国奶粉他还是不爱,最终这罐奶粉还是放在家里。 “他在4个月大的时候,一口气竟换了三次奶粉品牌。”杨建这时在亲戚的推荐下,选择了喝美版的雅培奶粉。“这个奶粉倒是合儿子的胃口,结果带奶粉的朋友回国了。”尽管一次性给孩子带了四罐奶粉,可是也维持不了多久。 杨建也曾想过通过淘宝购买,但是看到眼花缭乱的卖家,和许多淘宝上不良卖家售假奶粉的报道,杨建就决定放弃,“毕竟不敢拿孩子冒风险。” 就在杨建为买奶粉头痛不已时,三天前,杨建的妻子在好朋友家,给儿子喝了一次荷兰牛栏的牛奶。没想到孩子却喝得很好,于是杨建一边打听还有没有美国的朋友可以带奶粉,一边打听有没有荷兰的朋友带奶粉。 “双管齐下吧。”杨建说为了选择合适的奶粉,他已经充分挖掘了全家的人脉关系,“现在只恨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太少。” 专家观点 关税降低难撬动洋奶粉高价市场 从2012年1月1日起,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乳制品关税将继续降低,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酸奶的关税将降为零。 在业内看来,此举意味着进口奶粉的价格将会有所松动,但王丁棉却不这么认为,洋奶粉多为跨国品牌,长期传承,口碑良好,消费者对其生产者的信誉有忠诚度对其产品有信赖感。更何况,新西兰只是进口奶源地之一,单凭一家奶源地的关税降低,很难抵住洋奶粉今后的涨势。 不过,也有一些奶粉经销商随政策而进行降价。澳优就在上月宣布,将原价为每盒200元、同样声称为进口奶源的“澳优A选”奶粉改成罐装并卖低至120元。 王丁棉说,要打破洋奶粉偏高的格局,有待国内奶企重塑消费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