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黑天鹅”事故频发,乳企板块股价大跌的情况下,终端乳品价格却在每年岁末年初悄悄地再度涨起来。继11月光明率先在上海将入户奶价提高3%之后,本月风行也最高上调10%,蒙牛、伊利、三元则刚刚传出消息称将在华北开刀。而南都独家获悉,燕塘也酝酿在春节前后提价3-5%,但目前尚未确定。 “眼下正在困难阶段,已经开了两次协调大会,明年1月20日之前,广东的生乳价格将最终确定,涨幅至少在5%以上。”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向南都记者表示,又是一年生乳定价时,又是一轮无法不面对的奶农与奶企,奶企与消费者的艰难博弈。 燕塘下月或涨3-5% 与洋奶粉多选择每年的4、5月间涨价的策略不同,本土液态奶的提价时间多放在每年12月至春节前后。正在各消费者纠结于不断曝光的乳品安全事件之时,又有消息传出称,三元、蒙牛、伊利均将自下月起提价。 记者了解到,三元方面本次宣称的提价理由与历年如出一辙———“由于用工成本和物流费用的增加及部分原辅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导致公司经营压力加大”,因此超市鲜奶每箱涨2元,入户奶每瓶提价0 .2元。伊利方面亦称,在北京市场的部分液态奶产品将从元旦起小幅调价,其他地区暂无价格调整计划。 而因为质量安全问题而导致股价大挫两成、官网被黑之后,蒙牛也依然加入此波潮流。北京地区的蒙牛奶特朱古力奶将由3.4元涨至4.2元,蒙牛未来星则将由3 .3元涨至3.55元。蒙牛华南方面运营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调价的决定在本月初就已确定,而华南奶品价格本来就比华北高,目前暂无大的价格调整,只有家乐福的低温奶部分可能有小幅上涨,但幅度尚未确定。 事实上,本轮液态奶的提价潮由光明乳业率先打响。11月初,光明总部遭遇断奶风波,“随心订”业务出现大面积配送延误,有内部人士透露,原因便是送奶司机收入只在2000-3000元,光明方面囿于成本却迟迟未加工资,因此遭遇停工抗议,故而最终决定继2月已提价一次之后,再将旗下十多款入户产品提价3%,其中瓶装和袋装产品上调0.1元。 几乎与之同时,风行在广州全面调整旗下占比16%的12个单品价格,其中瓶装鲜奶从3.3元-3.5元的建议价调高到3 .6元,瓶装酸奶则由原来的3.2元调高至3.3元,最高上调幅度接近10%.而由于液态奶市场素来以本土品牌为主,专家普遍预测,各地品牌均有可能在近期跟进。南都记者更获悉,燕塘内部也在进行讨论,预计近期将公布价格调整计划,现倾向于在春节前后将价格平均提升3-5%. 1月20日之前生乳价格确定 “涨价应是出于企业综合经营成本的考虑。”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今年以来国内乳企负面新闻不断,乳企需要加大力度消除影响,大频率的广告投放无疑将增加成本支出。再加上乳企间竞争加剧,产品提价直接抬高利润率,有助于完成设定的业绩目标。 而占成本40-50%的原奶价格无疑是提价的最直接原因,陈三有告诉记者,去年此时设定的2011年生乳价格已达48500元/吨,个别蛋白质和细菌指标好的牧场收购价已至53000元。“今年11月26日奶农大会要求明年提价10%,我个人觉得有些偏高,虽然物价增幅确实很大,但市场最终还是需要稳定,因此奶企与奶农方面都需要深度挖潜,双方都负担一点。”陈三有估计2012年的生乳价格至少再涨5%以上,眼下的价格暂时按照去年的基准来收,春节之前应当就可确认最终的年度价格。且新国标中提出的分级收购设想其实广东早已自主施行,“北方2.8克蛋白质的标准广东从未执行过,而200万菌落总数的国标在广东最低可以做到5万,最高也不超过20万,所以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4000元的均价,华南肯定属于高价位地区。” 据陈三有介绍,生乳一直属于卖方市场,今年燕塘的市场总量增加30%以上,风行也增20%多,因此存在大量缺口,已在云南、广西、福建、湖南等地收奶。而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乳企也在加强自身的奶源建设,风行在增城建新牧场,燕塘在阳江的牧场项目也已投产,强兴在湛江的牧场也引进了2000多头牛,蒙牛则在英德与养殖户合作,2000多头牛供应清远基地的生产。“如果生乳、糖和柴油等能源不涨,谁想去涨价。”陈三有表示,谁都知道谁涨价谁先死,但现实情况是,没办法,不涨价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