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兴趣班收费高 被指不管兴趣只认钱(亲贝网配图) 有需求、有反对、有利益、难监管,面对一系列难题,难道—— □记者 魏国剑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严禁幼儿园收取赞助费、开办兴趣班。对于违反规定的幼儿园,政府将不再核发收费许可证。但记者连日来走访多家幼儿园发现,兴趣班、特色班仍然十分火爆。有关人员坦言,此所谓“存在即合理”。兴趣班的存在一方面因为市场有需求,另一方面是幼儿园经费吃紧等。总之,想一下子把兴趣班全拿掉,估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兴趣班 兴趣班多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 这几天,一到接孩子放学时间,聚集在幼儿园门口的家长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严禁幼儿园收取赞助费、开办兴趣班”的话题。绝大多数的家长对职能部门的这一举措表示期待和欢迎。 “入园难、入园贵,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一些幼儿园动辄收费上万元,再加上几万的赞助费,这让一些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家庭无力承受。本次政策调整真是惠及群众,减轻了不少家庭的负担。”来接孙子的梁大爷感慨。 “孩子开学不久,就接到了报兴趣班的通知,这些班都是在放学后延时一个小时。有蒙氏数学、舞蹈、音乐、语言等十几种。幼儿园老师告诉家长,孩子报不报都是本着自由、自愿的原则,但家长看到别人报了各种各样的班,咱也不能太落后啊,就也给孩子选了3种。”家住管城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学费以外,报3个兴趣班,孩子每个学期又多缴了1000多元。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家长都遭遇过这种选择,也几乎都在情愿或不情愿之下“被兴趣”了。 教育部门曾经明文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兴趣班的名义收取额外费用,但是对于市区的一些幼儿园来说,开办各种形式的兴趣班、特色班已是“正常现象”。记者随机调查的10多所幼儿园,基本上都开设有兴趣班。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使用的名字一般叫做“延时班”,因为不在上课的时间授课,顺理成章的费用都是在学费以外另缴。 一小区内的一家私立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幼儿园是公办还是私立,基本上都会办兴趣班。“这是行业内大家都认可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潜规则吧。幼儿园的这些‘延时班’大都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上一个小时的课,也有些把课程安排在周六和周日的。” 部分家长 确实需要延时班 在采访当中,几乎所有幼儿园的负责人都把开办兴趣班分为两种原因,一方面是家长有需要,有些家长没时间准时接孩子,需要延时,另一方面是社会竞争激烈使然,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早点学,培养特长和兴趣。大家都担心别的孩子学了很多东西,自己的孩子只会玩耽误事。“还有些家长甚至会把‘有没有兴趣班’,当成是选择幼儿园的一个标准。”一位园长告诉记者,去年在招生接受报名的时候,一位家长指明想让孩子上一些兴趣班,如果没有开的话,就不在这里报名了。 “我的孩子现在上的是中班,我就一下子给他报了5个延时班,周一到周五安排得满满的,每天5点半放学后延时到6点半。我每天下班都在5点半左右,要不是有这些兴趣班,我根本就没法准点接孩子。虽然一个学期又多缴了2000多元,但这也就是保姆一个月的工资而已,还是很值得的。至于孩子学没有学到东西,我觉得不重要,幼儿园本来就是玩的地方。”家长赵女士完全是把上兴趣班作为一个缓冲时段来解决接孩子的问题,但她的话很是代表了一部分上班时间紧的家长心声。 而市民王先生说起给女儿报兴趣班时则这样认为,大家现在都大喊着教育从娃娃抓起,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感觉人家的孩子都报了五花八门的特长班什么的了,自己要是不给孩子报,就感觉亏欠了孩子。即使幼儿园里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他也会到社会上去给孩子报,就拿舞蹈班来说吧,外面的一般学费都在2000元以上,而学校里才收四五百元,即使再报个音乐班,合起来才1000多元,比起市场上的兴趣班,相对便宜得多,家长承受起来压力也小得多。加之在园中学习比在外面的来回接送更加便捷和安全,所以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报班。 反对声音 收费够高不应再收 家住花园路的林女士认为,虽然自己不认可兴趣班,但是怕孩子被老师冷落了,也不得不给孩子报了幼儿园开办的兴趣班。林女士最初虽然看到了有关兴趣班的通知,但不想让孩子那么早就受学习之累,所以并不打算给孩子报名。但班主任此后三番五次发手机短信给家长,虽然没有明说要报名,但一直都在公布更新着已经报名的孩子的名单,而孩子的班主任担任着兴趣班的一些课程,如果不报名的话,孩子会不会受到歧视?基于这样的心态,她为女儿报了舞蹈、音乐这两门由班主任任课的兴趣班,“也算是感情投资吧,希望孩子能够在班主任那里受到重视。”林女士这样安慰自己。 针对报兴趣班,不少家长表示,需要也好,无奈也罢,大部分还是参与进来了。但反对的家长也不少,提起兴趣班,方大爷很恼火:“孙女在一公办幼儿园上学,加上一年长长短短的假期,实际在幼儿园的时间只有8个月左右,一年收费1万多元,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可就连上语言班都要另外收费,难道教语言课就不在正常授课的范围内吗?真不知道缴那么多钱都是做什么用了?学费已经收得足够高,为什么随便学个东西都要再缴钱?” 在南阳路一幼儿园外,正准备接孩子的曹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就坚决不给孩子报班,他想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他表示,现在的孩子很可怜,过早地就要背负压力,而他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里除了玩还是玩,那叫一开心。“兴趣班就像填鸭一样,提前灌输一些‘小学化’的教育,孩子那么小,可千万别提前让他们出现逆反,等真正上学时候产生‘厌学情绪’,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探究实质 利益驱使才是主因 据了解,一方面,大多数兴趣班是一些幼儿园出于自身生存的考虑,什么班上的人多就办什么班,为了压缩成本而雇用廉价师资;另一方面,幼儿园开办有偿兴趣班的目的就是弥补教育费用的入不敷出,因此,他们就会将正常的教学内容“兴趣化”。在民办幼儿园,老师的福利主要来源于兴趣班,虽然单看一个班费用不高,但是很多人都是一次报好几个班,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在采访当中,一位私立幼儿园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兴趣班屡禁不止,肯定有家长需求的因素,也有监管不力的原因,但是其背后的利益驱使却是主因。 “开办兴趣班确实是幼儿园增收的一种方式,但我们一般都已经明确告知了,可以自愿选择,并没有强迫。”该负责人大倒苦水,他们的幼儿园没有政府补贴,租场地、买教具书籍、招聘教职工等,维护成本很高。“我们每个学生每月收700元,根本就是勉强维持,兴趣班的收费也比一般的幼儿园低,每学期一个兴趣班的收费在300元以下,扣除授课老师的工资,几乎所剩无几,但如果没有这笔额外收入,我们的生存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