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券》记者昨日独家获悉,由于在新西兰的投资此前遭遇部分中小股东不满,2月8日光明乳业约谈三位上海中小股东代表。一位参加交流的股东赵康(化名)告诉记者:“交流时,光明乳业董秘朱建毅表示,将在年报里详细披露新西兰生产详情,防止投资者担忧。” 股东会上提抗议 《金证券》记者在参与光明乳业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就被闹翻天的现场吓了一跳。当时不少股东对光明乳业投资新西兰公司股权的议案不满。昨日参加交流的赵康正是当年股东会上提出抗议的中小股东代表。 根据光明乳业的投资计划,以每股3.15新西兰元,认购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2602.1658万股新增普通股,总计8200万新西兰元(约3.82亿元人民币)。认购后,光明乳业的持股比例为51%,这也是光明乳业的首次海外收购。 正是这桩首度跨国收购案引起投资者担忧。 “这次投资约用到3.82亿元,公司一年净利润也就1亿元左右,先不说投资金额巨大,我们后来了解到,这家新西兰公司并非有牧场资源,而是一个乳品加工厂,加工厂国内自己也有,像新疆、青海的都不错,为什么要高额投资这家?”赵康等股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高端奶粉市场好” 另外一方面,光明乳业曾经有投资失败前科。赵康告诉《金证券》记者:“2007年10月16日公司公告称,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将所持有光明乳业20.01%的股权转手,光明乳业正式终止与达能的合作。那次解约,光明乳业获得3.3亿元补偿金,是否这次投资也能像上次这么幸运很难说。” 更重要的是,股东们获悉,新西兰地震频繁,担心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在2月8日交流会上,董秘朱建毅直言:“确实有地震情况,但对经营没有影响。我们也会在未来年报里详细披露新西兰生产情况。” 对于新西兰新品目前的市场情况,朱建毅只是强调:“高端奶粉市场前景比较广。” 不过,《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认购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51%的新增股份,目前给光明乳业带来的只有财报里的“难看”。2010年年报显示,光明乳业应收账款增加,主要原因是销售增加,相应应收账款增加及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Limited影响68.38%。而从2011年半年报中看,光明乳业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摊销股权激励成本及增加新西兰Synlait Milk。此外,长期借款比期初增加40.04%,主要原因是新增新西兰Synlait Milk Limited长期银行借款。 机构买单信心足 对于光明乳业在新西兰的发展,乳品行业研究员也有争议。上海一家基金的食品行业研究员向《金证券》坦言:“光明乳业已经在去年推出婴幼儿奶粉新品培儿贝瑞,定位在400元/罐以上的超高端市场,生产基地就在新西兰新莱特乳业。不过,婴幼儿奶粉市场里,外资品牌对医院渠道的把控度较高,前期进入成本也比较大,能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朱建毅在与股东代表交流时则表态:“光明乳业2012年业绩肯定不会低于2011年,机构都认可的。”此前,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曾表示,2012年光明乳业保守的市场销售目标是130亿元。 《金证券》记者获悉,在交流会上,谈及此前已经获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司增发方案,股东代表担忧:“目前股价已经接近增发价格,是否能成功发行?”因为从年初以来短短的一个月,有12家公司下调增发价。 目前,光明乳业股价在8.5元左右,而计划增发价格则是8元/股,非公开增发1.78亿股,用于乳品二厂、乳品八厂搬迁至马桥工业园。朱建毅告诉股东:“增发方案将于2012年上半年实施,实施没有问题,机构会积极参与。” 上述食品行业研究员预测,按照2年的建设周期计算,增发项目在2014年投产,项目达产后产能为日产乳制品2000吨,按年生产日期300天计算将年产60万吨乳制品,其中28万吨为新增产能,与现有产能相比,能提高3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