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0日讯 玩具的原料来源直接关系到玩具的安全。3月28日,蓝盒集团蓝盒实业(东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毅群做客中国经济网亲子频道《幸福生活家》中国婴童行业诚信与责任系列访谈节目,针对“洋垃圾”及“二料”作为玩具原料,他建议国家应立法加大对不法商人的罚款力度。 
蓝盒集团蓝盒实业(东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毅群做客中国经济网《幸福生活家》 吴毅群指出,“洋垃圾”在行内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事情,在广东沿海一些不法商人把在外国回收的比如电脑和其他废物通过不同的渠道运回中国,进行重新挑选分料,再进行循环的使用。“洋垃圾”回到中国重新循环使用加工后再用来做玩具,这种成本与合格原材料的成本差距大概有10倍左右。比如邻苯二甲酸酯原材料市面上的价格是1.8万到2万一吨,如果那些“洋垃圾”循环使用大概是1400元到1600元一吨的价格。这对一个不法的商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原材料做出来的玩具。 吴毅群提到,用不用“洋垃圾”或者用“二料”,单靠厂家凭良心是不太可能的。吴毅群建议,国家应该立法,加大对不法商人的罚款力度,同时媒体也要进行曝光,广大群众的监督同样很重要。他建议消费者买玩具的时候首先要看材料,材料有很多种,加料也有很多种,现在市面上的加料几乎都能做出同样的玩具。每一个玩具都应该有注册的记录,厂家要能够提供给客户或者最终消费者产品的原材料配料表,这种注册记录在欧洲已经实施了。所以,现在我国监管方面的执行还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