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长春部分孕婴店销售牛初乳产品还以“增强免疫力”为卖点 新闻背景 4月18日,卫生部官网的一纸封杀令,令很多家长对牛初乳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卫生部对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的答复中明确,从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其实,关于婴幼儿是否适合吃牛初乳的争论由来已久。 正方普遍认为,牛初乳抗体含量很高,会增加人体免疫力,尤其适合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而反方则称,有些牛初乳中激素含量可能较高,婴幼儿不适宜吃;中立方则认为,利弊共存、安全性尚不明确,婴幼儿要区分年龄段等不同情况有选择地吃牛初乳。 曾经“金贵”的牛初乳,一夜之间由“村长”变成了“三胖子”,不知所措的除了“妈妈们”,还有生产企业。有分析称,虽然被禁的产品还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但9月1日后,婴幼儿的牛初乳产品均存在退市可能。 ■官方“说法” 质量不稳定 据卫生部官方网站披露:“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此外,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我国进口的牛初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4个月婴儿。 ■走访市场 牛初乳粉 比白银贵 记者近日走访长春部分孕婴店及超市发现,除个别孕婴店表示会继续关注事件进展,必要时跟厂家方面协商相关库存商品处理问题外,终端零售商普遍对此尚无明显反应。由于宣称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一些高价的牛初乳粉甚至贵过白银。 以长春东岭南街某孕婴店在售的一款妈咪300克听装牛初乳奶粉为例,标价398元,而普通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900克听装产品普遍在200多元,价格相差5倍左右。而纯牛初乳粉或者是添加了DHA、牛磺酸等其他营养成分的牛初乳配方粉价格更高,以网上在售的一款亨氏金装纯牛初乳粉为例,一听净含量60克的产品标价368元;而另外一款60克装的美国努卡牛初乳复合粉标价428元,平均1克约7.1元,比当前不到7元/克的白银还要贵。 “牛初乳谁该吃” 是笔糊涂账 21日,在长春市五马路附近的几家孕婴店内,记者以普通顾客的身份进行咨询,关于牛初乳产品婴幼儿能不能吃、适合多大宝宝吃的问题,不同孕婴店工作人员其说法各不相同,甚至针对同品牌相同的牛初乳产品,不同孕婴店给出的建议也存在“打架”现象。 五马路附近一家孕婴店的工作人员称,牛初乳是好东西,很多家长都买,刚出生的宝宝就能吃;而相邻的另一孕婴店工作人员则表示,根据产品说明,不同月龄的婴幼儿,都该选择不同剂量的牛初乳粉,甚至儿童、成年人都该吃;但东岭南街附近一家孕婴店的工作人员则建议,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吃牛初乳,尤其是1岁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 ■疑而待解 纯牛初乳粉不在禁令内?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卫生部禁令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显然,卫生部并未对牛初乳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提出非议。那么,纯牛初乳粉是否在禁令范围内呢?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单独配送的纯牛初乳粉又该怎么算?对此,行业及业界专家存在争议。 卫生部此番禁令只是禁止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但并不涉及纯牛初乳产品本身 ——亨氏育儿热线 1岁以内的婴儿,牛初乳不管是作为添加物,还是独立产品都不适宜。 ——国内奶业专家王丁棉 “牛初乳配方粉是90%的牛初乳粉,再加上DHA牛磺酸等营养成分组成的,并非婴幼儿主食。”在记者以普通客户身份咨询时,亨氏育儿热线1001号工作人员表示,按照他们的理解,卫生部此番禁令只是禁止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但并不涉及纯牛初乳产品本身,家长仍可放心地选择纯牛初乳粉给宝宝吃。 生命阳光爱婴热线专家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同样对卫生部新规解读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因为婴幼儿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的话,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活性,事实上,卫生部并未对牛初乳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提出非议。我们独立小包装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初乳中活性成分的安全,而且我们的产品都有检测报告能证明不含有激素成分的,刚出生的婴幼儿都能吃。” 2010年,我国公布了关于生乳和乳粉的新国标,《生乳》(GB19301-2010)中规定,“产犊后七天的初乳”不应用作生乳,而在《乳粉》(GB19644-2010)中则规定,乳粉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国标中,也并无提及“牛初乳”是否可作为原料的问题。 什么算是婴幼儿配方食品,除了配方奶粉外,米粉等辅食算不算配方食品?配方食品中独立包装的牛初乳粉,算不算“添加”?对此,国内奶业专家、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对本报表示,具体该怎样界定需由卫生部再明确。不过,他对本报阐述了其个人观点:“如果针对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牛初乳不管是作为添加物,还是独立产品都不适宜。” 王丁棉认为,这次卫生部没有明确对纯的牛初乳是否能给婴幼儿吃作出规定,这样就存在很多模糊的区域,厂家、经销商可能会对号入座,提出“我的产品不是作为添加物而是作为独立食品销售的”,这同样存在问题。比如米粉,冲调水温一般要60摄氏度~70摄氏度,而牛初乳冲调水温则要求低一些,通常40摄氏度~50摄氏度,两者对于水温要求的差异,以及加工工艺方面的要求,必然导致所谓的“牛初乳米粉”中“添加”牛初乳的方式会是独立包装的“添加”,不能因为没有融入其中的添加就不叫添加。 ■悬而未决 斩断企业一个赢利点 价格不一定被拉低 很多婴幼儿食品中都宣称添加有牛初乳,并以此为卖点高价销售。牛初乳被禁止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致命性“打击”还谈不上,顶多是赢利点转移、企业转型 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进一步规范该行业健康发展 预计不会拉低现有牛初乳产品的存货价格,有些紧俏商品或许反而会提价 对此,为农业及食品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龙品锡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文雅表示,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虽然牛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它是否能够对婴儿的发育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严谨科学的检测方法。此前虽然没有禁用该类产品,但是也未将牛初乳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牛初乳的产量非常低,因此该类产品的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如果禁用这一系列的产品,毫无疑问对我国相关企业来说一定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进一步规范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认为新规对于牛初乳相关企业的致命性“打击”还谈不上,顶多是赢利点转移、企业转型的问题。 “对于添加牛初乳为卖点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斩断了一个赢利点,不过,这未必会带来企业生存方面的问题,毕竟少了这个赢利点,企业会找其他的营养成分作为新的卖点。”一位长期从事乳品渠道管理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丁棉同样认为,禁令对国内牛初乳行业预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一方面,国内做牛初乳加工的企业并不多,很多国内市场的牛初乳产品都是原装进口或者半成品进口来的。对于仅涉足牛初乳产品的企业来说,由于该部分产品份额不大,所以影响不大;对于以牛初乳为赢利点的厂家、代理商来说,将不得不面临转型问题。可以通过转型调整产品结构,禁止了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牛初乳,但仍可以做给成人吃的牛初乳产品,因此转型仍有出路。 此外,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价格预期,王丁棉表示,牛初乳产品属于婴幼儿高端食品,在整个婴幼儿食品中仅占很小的比例,数据显示,国内婴幼儿奶粉的市场销售总额为350亿元~400亿元,而牛初乳及牛初乳制品的市场销售总额为50亿元~60亿元左右。“禁令出台后,预计不会拉低现有牛初乳产品的存货价格,有些紧俏商品或许反而会提价。毕竟有一部分牛初乳的忠实消费者,考虑到给较大的婴幼儿或成人吃没有问题,导致更多的需求在这个阶段出现。” ■专家建议 婴幼儿 “不提倡”吃牛初乳 由于“无定论”,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吉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马萱钺在生活中对牛初乳采用的是一种中立偏保守的态度。“外孙女1岁以后,我也给她用了牛初乳。毕竟牛初乳含有一些活性物质,比如说活性免疫球蛋白,能够提高免疫力这点还是比较有共识的。1岁以前的孩子考虑其消化吸收能力,不建议吃牛初乳。”马萱钺坦言,“这是一把‘双刃剑’。”牛奶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当稳定,但是牛初乳就不同,质量不稳定,标准也不太好确定,里面的活性物质有多少,肠胃调节能力不成熟的婴幼儿肌体能吸收多少,这些都没定论。“婴幼儿是敏感人群,从安全系数角度考虑要特殊保护,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尚存的情况下,卫生部才出了这个禁令。” 给孩子吃点牛初乳到底好不好?长春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于露丹给出的建议是“不提倡”。她认为,至少在她从事儿保工作6年多以来,并没有遇到过婴幼儿吃牛初乳“吃好了”或者“吃坏了”的案例和资料。而从很多目前想提高孩子免疫力的诉求来看,给孩子吃牛初乳并非提高免疫力的首选或者说是最好的选择。 ■揭秘“身世” 牛初乳“发家” 靠“非典”? 10年前,国内牛初乳市场总值大概只有不到两亿元,现在为五六十亿,10年间,至少有20多倍的增长——王丁棉提供的数据透露,该市场在2003年以及2004年呈现了一波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有特殊原因的”。“2003年‘非典’爆发,基于人们对于免疫需求的提高,当时部分国内专家,当然更多的是一些卖家借势猛推牛初乳的好处。而在那个非常时期,大家很容易接受这个理念。牛初乳消费逐渐走向高端,形成了较大的消费基础。”王丁棉说。 龙品锡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文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谈及了这段牛初乳的“发家史”:牛初乳作为一种舶来品,从1998年被新西兰培芝公司引入中国市场,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和生长因子,逐渐被一些消费者所青睐,越来越多的奶粉中也开始添加牛初乳。“但是促进牛初乳相关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的,应该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因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理论上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能提高免疫功能? 从未被证明 牛初乳究竟是能提高婴幼儿免疫力的好东西,还是含激素刺激性早熟的坏东西?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专家提供的信息,都没有确凿的案例佐证。 “牛初乳具体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对婴幼儿是好是坏,没有定论。”马萱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答牛初乳“好与坏”的问题,颇感为难。 王丁棉告诉本报记者,在牛初乳快速发展的前几年,他是坚决持有“特别反感”态度的,而正因为他公开发表的一些针对牛初乳的“微词”,招致一些厂家专门派代表到他的办公室进行“交涉”。不过,王丁棉这几年的态度变得不那么尖锐了,在仍坚持牛初乳“弊大于利”的观点范围内,他的态度比早先趋于中立。这倒不是因为对立方的交涉,而是王丁棉10年来的观察,“10年中,没发现因为吃牛初乳出现问题的,至少我没有找到这样的案例,但也没有找到因为吃了牛初乳,孩子的抵抗力真就变得特别强的案例。”王丁棉说,他唯一确定的,也是目前为止没有多大争议的一点,就是牛初乳对于运动过后体力恢复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至少在这方面有一些临床实践和论文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