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徐女士向记者反映酸奶悄悄“瘦身”了,但减量不减价。对此,记者走访调查了莱西市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品牌酸奶的净含量由原来的180克、200克悄然减至160克,个别品牌甚至减到了150克,但是价格却没有变化。然而不少市民对此并不知情,他们更多关注酸奶的价格和生产日期。 现象:酸奶减量没减价 针对市民反映酸奶悄悄“瘦身”,减量不减价的问题,记者走访调查莱西市多家超市 ,发现大部分酸奶的净含量都是160克,个别品牌的酸奶的净含量是150克。在烟台路上一家大型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袋装酸奶的净含量多为200克、180克,现在普遍比之前减少20克至40克,不过价格却没有变化”。 “不只是酸奶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奶制品也出现减量不减价的现象。”该超市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不少奶制品由原来的每箱20袋,变成了18袋,或从18袋变为16袋。 市民:更关注价格和生产日期 酸奶“瘦身”,市民到底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不少市民表示他们不知道酸奶减量没减价这回事,在选购酸奶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酸奶的价格和生产日期。“我隔三差五就去超市买酸奶,但是还真没有注意到酸奶"瘦身"这回事。”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市民姜女士向记者说道,她去买酸奶的时候一般都比较注意酸奶的生产日期,再就看看有没有促销活动。 在采访中也有少数的市民注意到酸奶的净含量减少了,而价格并没有下调。“我平时非常喜欢喝君乐宝的原味酸牛奶,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买的酸奶没有原来重了。”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的市民秦女士对记者说道,她仔细一看才发现净含量只有150克,比原来的净含量少了30克,但是价格却没有什么变化。 原因:“瘦身”是厂家营销策略 那酸奶为什么会悄然“瘦身”呢?一位奶制品生产厂家的销售人员给记者分析,“饲料、原料、运输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势必直接影响到奶制品成本的提高。然而针对酸奶生产成本的增加,不少生产厂家如果直接提高价格势必会失去一部分消费者,甚至会影响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所以生产厂家采取减少净含量的办法,进行变相涨价,这也是消费者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因产品涨价导致销量下降。” “涨价的影响需要有一个缓冲期,等到大部分消费者都了解到酸奶“瘦身”变相涨价的情况时,他们对酸奶涨价的态度会变得相对冷静。”该销售人员向记者说道,这也算是生产厂家采取的另一种营销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