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须健全晨检午检制度 昨天,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志军,他说目前是西安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便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幼儿园、小学是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要进一步健全晨检午检筛查、因病缺勤追查制度,及时送病就医,及时隔离,及时消毒,完善停课制度。 一周发生五例幼儿园须放假 重症、死亡病例发生地县级疾控中心要做好对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患儿所在家庭、社区和幼儿园防控工作的现场调查指导。一旦发现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西安市疾控中心建议放假10天,各区(县)疾控中心要组织人员及时前往调查处置,防止暴发疫情。 儿童家庭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目前尚没有抗肠道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儿童要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正确洗手,成人接触儿童前应洗净双手;养成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饮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并做到勤清洗或消毒;经常开窗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勤晾晒被褥,勤换洗衣物;保持厕所清洁,在农村非水冲式厕所,要对粪便进行石灰消毒或盖土掩埋;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间每天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体温变化,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托幼单位、学校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具、玩具、餐具、桌椅等消毒处理,患儿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衣物置于阳关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大型集会,避免孩子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加强幼儿教育,坚持饭前便后正确洗手,可有效防止病从口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