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深圳儿童医院平均每天20名孩子确诊性早熟,医生称相当一部分食用过牛初乳”的微博引起热议。今年4月,卫生部在其网站发出公告称,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禁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消息一出,各种对牛初乳的负面声音此起彼伏。记者从山大齐鲁儿童医院了解到,医院每天被确诊为性早熟的儿童也在10名以上,但跟食用牛初乳没有直接关系。 九成性早熟患儿是女孩 “从我们医院门诊上来看,确实有不少性早熟的孩子,虽然没有深圳儿童医院的患者多,但每天也有十余人。”山大齐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梁向荣介绍。 梁向荣说,自4月份,卫生部发布关于牛初乳的公告后,她曾和广州、北京等地的专家做过牛初乳的研讨,但从临床上来看,发现食用牛初乳和性早熟似乎没有直接关系。在该院内分泌门诊,虽没发现因吃牛初乳引发性早熟的病例,但乱吃药的儿童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济南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彭惠介绍,如果女孩在8岁之前,男孩在9岁之前提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女孩表现为乳房增大,阴毛生长。男孩表现为喉结和睾丸的发育,就属于性早熟。因体内雌激素较多,女童性早熟的比例能占九成,远高于男童。患病年龄集中在七八岁。 牛初乳还是一种保健品 昨日记者走访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发现,很多品牌奶粉已在配方中去掉了牛初乳这一成分,不过仍有牛初乳的保健粉标注儿童可食用。 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鹏称,很多消费者其实是误读了卫生部的公告,牛初乳作为婴儿奶粉里边的添加剂,与牛初乳作为国家审批的保健食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卫生部的公告是基于一定的条件: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有严格的安全评估制度,卫生部函是指不能做成含有牛初乳的婴儿配方食品。因为牛初乳不在配方食品的添加目录里。而作为保健食品,牛初乳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一种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