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金经理,早上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称某只股票财务造假。碰巧,他正大量持有该股。半信半疑之际,这位基金经理打开了行情软件,眼前的一幕令他目瞪口呆:邮件所指股票跌幅远超过其他。这不是什么故事,而是最近真实发生在港股市场的匿名电邮风波。 在这场风波中,首个中招的便是主营儿童护理产品的民营企业青蛙王子(01259,HK)。据港媒报道,6月1日有基金经理收到相关电邮,指青蛙王子在内地整个婴儿用品市场的占有率仅6.6%,以整个市场价值35.71亿元计算,青蛙王子销售额应仅为2.35亿元,与招股书资料不符。这份电邮更质疑称,为何青蛙王子单在保湿用品这一项销售额便能超过婴儿用品?数据并不吻合。 这封邮件立即取得了一些效果。6月4日,也就是电邮发出的第二个交易日,青蛙王子暴跌12%,创下自20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但因恒生指数在这一天同样暴跌2%,所以匿名信并未引起太大恐惧。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从上周四至周五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青蛙王子累计暴跌了17%,但同期恒生指数却几乎收平。换句话说,公司股价走势已与大盘脱节。而在这背后,是电邮的“疯传”。 据某港媒报道,一基金经理称,因现在股市较为波动,投资者亦缺乏信心,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随便也可令股价一日急泻逾20%。另外,也有研究员认为,“指控没有逻辑,因为所谓数据不吻合源自两个分开且互不重叠市场,故无所谓一部分大过整体情况。” 青蛙王子也很快作出澄清。在其6月11日的一份公告中,公司称不能考证传闻的细节及来源,公司并未发现传闻的任何事实依据。根据招股章程披露,除非另有规定,婴儿护理产品指向对象为0~3岁婴儿,而儿童护理产品对象为4~12岁儿童,两者独立且互不兼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