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7月份全国首家鲜奶吧在山东潍坊诞生以来,凭着低温杀菌、新鲜营养、现买现做等特点,鲜奶吧这种新的牛奶消费渠道迅速在该市遍地开花。但鲜奶吧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也暴露出了证件不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多头监管等种种问题。3月1日起,潍坊市正式实施《潍坊市鲜奶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给鲜奶吧经营立下规矩。
记者调查不少奶吧证不全,与缺失标准有关
家住奎文区世纪花苑小区的李女士在小区门口的一家鲜奶吧办了一张奶卡,每天晚上都会到鲜奶吧取鲜奶。李女士说,办卡前她先观察了一下店里的设备器械,看上去很卫生。但对于这样的店应该具备哪些资质,李女士表示不清楚。
3月8日,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城区不少鲜奶吧的证件并不全,有的挂着营业执照,有的挂着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其他健康证等悬挂出来的不多。
记者在位于奎文区四平路上的一家鲜奶吧看到,店内悬挂着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无其他证件,也没张贴工作人员的健康证。而在虞河路上的一家小鲜奶吧内,连营业执照都没有。
在奎文区北宫东街与鸢飞路交叉口附近经营鲜奶吧的武先生说,他从2013年3月经营鲜奶吧就忙活着办证,可两年时间过去了,证件还没办齐。
潍坊市奶业协会会长秦贞福说,目前很大一部分鲜奶吧存在证件不齐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之前经营鲜奶吧需要办理的证件特别多,比如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牧场许可证、动物防疫许可证、产品无公害认证及工作人员健康证等。
“没有行业标准,很多部门都不知道该给我们办什么证,是否应该给我们办。”武先生说。
制度缺陷尚处于监管盲区,奶源质量没保障
除此之外,证难办背后是部门监管的缺失。走访中,很多经营者都表示,鲜奶吧中使用的原料奶都是来自自家牧场或者周围牧场。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鲜奶吧所说的“牧场”,或许只是来自城郊一些零散的奶牛养殖户。目前国家对奶源和一些大型奶企都有比较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控,但鲜奶吧这种特殊经营模式,并不在现有监管体系内,尚处监管盲区。
据鸢飞路上一家鲜奶吧店主介绍,潍坊一直没有针对鲜奶吧出台明确规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准入门槛太低导致鱼龙混杂。有些小鲜奶吧从业人员并不具备乳制品的专业知识,甚至连健康证都没有,奶源也不透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让大家对鲜奶吧产生误解,一棍子打死。
新规内容定期委托监测检验,每年至少四次
对于目前在鲜奶吧市场上暴露出的证件不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3月1日,我市正式实施《潍坊市鲜奶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对鲜奶吧的经营、监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办法》,鲜奶吧经营者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才能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经营场所醒目处悬挂或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安全承诺书》、生鲜乳供货商的《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运输车辆的《生鲜乳准运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