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讯(记者滚艳报道)年轻父亲公园里玩手机,遭遇4岁儿子的不满,独自跑开玩耍却找不到父亲,险些丢失。幸亏遇到好心游客照顾,被送还。这样带孩子,虽没有造成孩子丢失的后果,但难免会伤害到亲子关系。
10月5日,家住八钢的周先生带着4岁的儿子童童到红山公园玩耍,大约两个小时后,他感觉有些累了,就带童童买了一些零食在公园的一个长椅上坐下休息。看着童童吃零食,周先生也拿出自己的手机刷起了微博微信,想将儿子在公园玩耍的情景分享给妻子和朋友。可是正当周先生玩得高兴时,童童却一把抢了他的手机。为了哄童童开心,他将一包零食打开喂到孩子嘴里,并将一个玩具枪递到童童手中,要他坐在椅子上玩耍。
5分钟后,周先生刷完了朋友圈,当他抬起头时,已看不见童童的影子。“童童,童童……”周先生一边喊儿子的名字,一边四下寻找孩子。听到他的喊声,周围一些游客也帮忙寻找了起来。
心急如焚的周先生寻找了20多分钟后,终于在一个小广场上找到了儿子,儿子的身边还有两位小姑娘。原来两位小姑娘逛公园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眼泪汪汪地站在路边,询问之下得知童童走失,由于童童说不出父亲的电话和地址,她们只得陪着孩子在附近等候。
“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周先生一把抱住儿子,激动地说不出话来。随后他后悔道,“以后我再也不玩手机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 带孩子时玩手机并不是周先生一个人的习惯,年轻父母在公共场合边带孩子边玩手机的现象很普遍。
8日中午14点,在友好路附近的一家餐馆,记者随机观察了20位带孩子就餐的父母,其中有14位父母在进餐过程中使用手机。在一室内游乐园内,很多家长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听到场内有哭闹声时,才偶尔抬头看一眼孩子。
交谈中,年轻妈妈罗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时常看手机。但每次自己拿手机出来看,孩子就很不高兴。家长冯先生因自己手机不离身,弄得5岁的儿子也喜欢玩手机和IPAD,如今已经高度近视。
对于这种现象,新疆我心飞翔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许菲认为,现在的年轻父母是伴随着手机兴起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用手机处理工作事务,在手机上玩游戏、刷微博微信,对手机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在陪孩子时,也不能专心致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