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育婴网(YUYING.NET.CN)专注育婴和亲子教育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到育儿之家 > 国内报道

中国乳制品陷恶性循环 无成本和质量优势

时间:2012-08-27 16:21:00  来源:  作者:

中国乳制品陷恶性循环 无成本和质量优势

  日前备受关注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本次大会召开的背景是整个乳品行业处在发展持续低迷。深陷行业性信誉危机的“后三聚氰胺”时代。

  在会上,相关的专家和行业协会的领导人的观念对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入的剖析。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乳制品的发展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深挖行业“质量管控”顽疾。最终再次树立国人的消费信心和行业的信誉。从本次会议的主题也可以佐证上诉的观点,“以爱心换取消费者的信心”

  按笔者的理解,主题中所谓的爱心指的就是乳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的使命感,而只有做到这点,才有可能唤起国人对国产乳品的信心。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在行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中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聚氰胺事件可以说是国内乳品行业的一次地震和发展的分水岭。发生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仅使国产乳品行业巨头,三鹿奶粉轰然倒塌,还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结石婴儿”的赔偿和治疗后续问题,同时,光明等同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自此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当然也是转型的阵痛,行业价值回归的里程碑。

  在本次会上,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冈在总结过去几年乳业发展时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中国乳业“十一五”期间发展速度明显降低。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历史上最沉重的打击,行业信誉发生危机,消费者信心降到了最低点,生产和销售遭受重大损失。

  与会相关专家表示,受到三聚氰胺事件事件的冲击,现在中国原料奶奶价已经成为日韩以外世界上最高的的国家,因为在这之后,加强奶源质量的建设成了众多乳企最为紧迫的战略。都在大力的加强自有奶源的建设,同时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强化,也使得乳企对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成本大大的提高。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如是说道,“中国的原料奶奶价已经成为日韩以外世界上最高的!这还没有算奶的质量问题。这么高的原料奶成本,让企业很难消化”。

  而且郭本恒透露,现在部分企业已经将奶源的供应产地有国内转向了国外,比如新西兰。因为原奶的价格国内外的价差很悬殊。这是企业必然的选择。

  就新西兰来说,据数据显示,新西兰进口奶粉的价格最便宜时每吨2.2万元,现在稳定在在2.3万-2.4万元之间,但国产奶源的成本就要3.5万元。

  同时国产奶源的成本不仅高,而且质量上也很难保证,因为国内的原奶供应还多是“散户模式”,这样的模式质量风险很大。

  虽然现在很大乳企都在标榜自己的自有奶源基地即建设卓有成效,但实际上这更多的是营销的策略,旨在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安全指数。

  事实是,目前企业自有奶源比例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标是力争超过50%。

  而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更是直言:自建奶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企业“做做样子,给媒体、给社会一个交代”,因为自有奶源成本太高,“企业根本投不起”。

  所以可见,进口国外奶粉,然后在国内贴牌生产是企业经济、安全的选择。

  而要解决解决国产原奶价格过高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形成多方协商的价格机制,构建由奶农、企业参加的价格协商平台,形成与饲料价格挂钩的标准奶基准价格。这样可以保护各方的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的承担原奶质量的风险。

  所以现在的国内乳企面临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成本居高不下,但终端市场份额却在进一步的被洋奶粉蚕食。在信任危机持续笼罩的阴影下,国产乳品的质量成了消费者最为敏感的神经,即使在洋乳制品问题不断的情况下,消费者还是愿意相信洋乳制品,而不是国产乳制品,尽管国产乳制品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同时,在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的行业环境下,乳企也被纳入了质量监管重点照顾对象。

  比如,光明乳业去年一年被抽查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抽查的力度之大,是企业难以承受,同时也增加了问题被发现的概率。而一旦出现了问题,在信誉丧失的大背景下,问题的影响又会被扩大化,国人又会惊呼“国产奶粉又出问题了”。这看起来是个恶性的循环。

  郭本恒说“你用这个标准来抽老外试试?我相信如果拿这个标准来抽老外的企业,它要不出事,我可以说我就地辞职!不可能的!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可见,整个国产乳品行业现在实际上被“原奶”这一环节绑架,会上的专家称,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但是关键的问题就出在原奶质量管控上。

  而这也不正好反映了整个乳品行业发展模式和思路的畸形吗?作为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竟成了最弱势,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那不管多么先进的制造体系和检测技术,也只能是摆设。不过在此我们还是应该理性的看到,三聚氰胺事件时候,乳制品行业的积极变化和国家企业为提高乳品质量所作出的改革和探索。给国产乳品更多的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中国—阿根廷建交5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您云端相约
中国—阿根廷建交50周
《音乐先锋榜》首次发布音乐数字藏品
《音乐先锋榜》首次发
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用音乐为盛会添彩
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摹情弥真 动人弥易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媒体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 2013-2015 YUYING.NET.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看到妈妈网]版权所有
客服信箱:445916843@QQ.com 广告与媒体合作:010-56123810
备案信息:冀ICP备12003178号-6
孕育之家 时尚中国网 新潮流时尚网 妈妈中国网 孕育妈妈网 中国妈妈网 大兴在线商业 片类艺术网 凤凰出国 UU游戏 时尚女性网 努力留学网 网贷知道 中国女性网 拖挂房车 Bitcoin Price btc 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