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抗议示威的代理店代表将印有南阳乳业商标的瓶子和包装盒堆积在位于韩国首尔的南阳乳业公司总部门口。
近日,一场来自代理店的“造反”风波,使得韩国南阳乳业公司陷入重大危机之中,同时也引发了韩国社会对“甲乙关系”商业潜规则的大讨论与反思。
所谓“甲乙关系”是指,“甲方”具有不可动摇的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在“甲方”的强势下,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乙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被动接受。南阳乳业公司是韩国最大的乳业企业,但自从5月3日一段被监录于3年前的电话录音在网络上被公开后,该公司便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在约3分钟的录音中,一名南阳乳业公司的营业人员强行要求代理店店主进货,并用恶劣的语言进行了辱骂甚至威胁。
事件的曝光引发了韩国社会的轩然大波。尽管该公司第二天就以负责人名义向事件的“受害人”及社会公开道歉,该员工也随即宣布辞职,但社会舆论显然并不买账。韩国媒体对事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部分代理店联合举报该公司并称遭受“压迫”,而7-11、G25和C&U等连锁便利店也纷纷发出了抵制该公司产品的“封杀令”。据韩联社报道,5月8日事件继续发酵,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在已开展对南阳乳业公司是否存在“强卖”等不当行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每日乳业、首尔牛奶等其他乳制品企业。
5月7日,当记者来到位于首尔市中区南大门路附近的南阳乳业公司总部时看到,印有南阳乳业商标的各种牛奶瓶、包装盒等在门口被堆成小山,一旁两名代理店的代表高举写满谴责南阳乳业字语的牌子在进行示威,并不时向路过的行人喊着口号。
韩国媒体分析称,事件的起因及核心涉及存在于韩国商界的一个潜规则——“甲乙关系”文化。在采访中,记者也不断听到有关“甲方”和“乙方”的说法。由于韩国经济结构失衡,话语权集中在部分大企业手中的现象非常严重,因而出现了将强者与弱者关系称呼为“甲乙关系”的形象说法。《韩民族》5月6日评论称,“甲乙关系”文化是韩国迅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原有的封建社会价值观与西方的契约文化混合的产物。
经记者了解,尤其在消费、流通、服务、加盟店等行业,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仅近期韩国就多次发生了类似事件,4月15日浦项能源公司的一名高管在飞机上对大韩航空乘务员施暴,4月24日一面包公司老板对酒店的停车管理员大打出手,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本次事件中“乙方”代理店的集体“造反”并成功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不仅折射出韩国民众对“甲乙关系”潜规则的反感情绪,也反映了当前韩国“经济民主化”大环境下,对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受访的中小企业主表示,“只有做到与代理店、供货商的相生发展,品牌才能持久”。